分类描述: 记录一枚从业八年的污水处理工程师关于污水处理工艺,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监测仪表,生化系统调试,活性污泥法,脱氮除磷,芬顿高级氧化,臭氧高级氧化的工作、学习笔记。

生物泡沫要怎么控制?千万别错用消泡剂

 在曝气池或二沉池中出现大量丝状微生物,水面上漂浮、积聚大量泡沫;造成出水有机物浓度和悬浮固体升高;产生恶臭或不良有害气体;降低机械曝气方式的氧转移效率;可 能造成后期污泥消化时产生大量表面泡沫。

反渗透浓水资源化回收利用 · 学习笔记

 污水为一级反渗透除盐装置排水-浓盐水。反渗透(RO)工艺制备纯水的过程 中会产生浓水,其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可能会对土壤、地表水、海洋等产生污染;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过高的总溶解性固体对活性污泥的生长也非常不利。被高度浓缩的RO浓水以及由清洗剂、阻垢剂引入的化学物质直接排入环境,也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找经济高效的RO浓水处理方法,对保护环境的意义重大。

活性污泥系统污泥中毒后的调整措施

 1、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溶解氧的波动能反映进水水质的变化,因此需要求一线人员重点关注。假如溶解氧一直未能调整正常,在能停产的情况下,还是应先停产再检测判断,避免后续工艺调整困难。2、进水含有毒抑制物质不明的情况下,解决的方法还是需要尽快将有毒的废水置换出系统,避免污泥长期受抑制,造成后续污泥系统恢复困难。3、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出现系统异常后,最好能在化验室进行小试试验,来验证自己的判断以及调整措施是否正常,从而避免工艺调整走弯路。

原创关于RO膜污染的15个技术问题

 膜污染是膜使用中必然产生的现象。当用反渗透膜对水和溶质进行分离时,尽管对原水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但水中的杂质仍会聚集在膜的表面使膜污染。最终导致膜的分离率、透水速度下降。

水草茂盛的水域,pH为何容易偏高超标

 明明清澈见底,各项水质指标I~III类,水下森林生长完美,可pH却不达标!pH偏高甚至超标,是水生态修复比较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这个现象往往发生在项目中后期,尤其是夏秋季,水下森林构建完成,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净化系统。

原创IC反应器的调试——pH的控制

 pH对微生物的影响是通用的道理,而且是不可逆的,就像煮熟的鸡蛋再也孵不出小鸡一样。在IC反应器中,pH主要对产甲烷菌造成重要影响。所以,严控进pH、出水pH,我们那么的关注VFA也是针对pH来的。

原创芬顿反应(Fenton)试剂的投加比例量的计算方法

 芬顿药剂主要组成包括硫酸亚铁与双氧水,这两种药剂也常被单独用于废水处理中,硫酸亚铁主要作为还原剂、混凝剂使用,而双氧水则作为强氧化剂使用。硫酸亚铁中2价铁离子与双氧水(H2O2)的强氧化还用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的过程。两者组合技术则为高级强氧化技术。

原创关于活性污泥法之微生物镜检的原理

 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微生物镜检中对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生长和变化状况的观察,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和变化情况,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起指导生产的作用。

原创优化生物组合技术提高黑臭水体净化效能—学习笔记

 目前组合生物技术治理黑臭水体存在效率低、周期长、易复发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析比较了不同促生剂、曝气方式、填料、植物对黑臭水体的净化效率,并通过高通量测序从微生物角度理解不同条件净化效率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对黑臭水体净化效率存在差异,其中净化效果较佳的为生物促生剂(BE)、持续曝气、弹性立体填料及水花生,且各实验组优势菌门、优势菌属及其相对丰度不同。

活性污泥法调试运行手册

 首先在生化曝气池加入适量的外接生物菌种,菌种可以从其它污水处理站生化池取来的活性污泥,或用化粪池的水;然后开气曝气系统向反应池内曝气充氧;最后启动污水进水,启动前期注意要适量进水,满足提供相关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氮磷物质),目的在于促进微生物的快速增长。正常的生物培养约需要6-8周,在前3周内,控制好生化池的污水进入量及PH、温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控制进水量约为正常进水量的1/3,以后每周适量增加进水量,直到满负荷运转。等到生化池内微生物培养正常后,就可以正常运行维护了,定期排泥以保持生化池内活性污泥的良好状态。

 最新文章
 专业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