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问答】怎样估算剩余污泥的产生量?
工程设计时,一般都考虑每处理一公斤BOD5,产生0.6-0.8公斤的剩余污泥(100%),折算成含水率为80%的干污泥则为3-4公斤。
工程设计时,一般都考虑每处理一公斤BOD5,产生0.6-0.8公斤的剩余污泥(100%),折算成含水率为80%的干污泥则为3-4公斤。
生物炭法简称“PACT法”,或“PACSBR生化法”,被国外认为是最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的废水生化处理工艺, 在生化进水中(或在曝气池内)投加粉末活性炭与回流的含炭污泥一起在曝气池内混合,从污泥浓缩池中排出的剩余污泥进污泥脱水装置。
先在废酸配制槽中加好清水,然后慢慢地倒入98%浓硫酸,直至配成50%-60%的稀硫酸。
铁炭出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亚铁,如果不予去除的话,会影响后续生化池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我们必须要用石灰将废水的pH值从5-6再调高至9以上,使水溶性的硫酸亚铁转化成不溶性的氢氧化亚铁与硫酸钙,然后通过混凝沉降的方法使它们沉淀下来,以保证进入生化池的废水中不含硫酸亚铁。
中和沉淀池内的废水经加石灰混凝沉降完全后,泥水已明显分离,化学污泥沉积在反应池下部。排泥时应先打开沉淀池底部的污泥管道阀门和污泥池的污泥管道阀门,利用水位的压力将泥浆压出反应池排入污泥池,排泥结束后关闭两个池的污泥管道阀门。然后打开污水阀门将清液放入调节池。
所谓活性污泥的培养,就是为形成活性污泥的微生物提供一定的生长条件,在这种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活性污泥形成,并且在数量上逐渐增长,并最后达到处理废水所需的污泥浓度。
请认真阅读以下材料后,完成答题:污水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三类,物理性质指标如:色度、温度、嗅和味等,生物性质的有机物常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等。
污泥控制:如果曝气池进水量和有机物浓度波动较小,可以只用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来计算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曝气池混合液污泥量 / (泥龄x回流污泥浓度) 二沉池出水污泥量 当进水量有波动时,要将二沉池的泥量也算在内。
产生原因:缺少营养,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菌胶团生长不良;PH值高或过低,引起丝状菌大量生长,污泥松散,体积偏大。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