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问答】曝气池活性污泥发生丝状菌污泥膨胀的原因?
答: 1)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2)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3)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4)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5)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过高。
答: 1)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2)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3)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4)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5)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过高。
答:1)除去暂时硬度,软化水质; 2)去除水中CO2,减少腐蚀,提高水的PH值。 3)中和过量混凝剂,并由于提高PH值而增加混凝剂的混凝效果,起助凝剂作用。 4)去除水中胶体硅,提高脱盐水水质; 5)除去镁盐,同时起软化作用。
答:首先,分析数据是:PH值、电导率、H总硬、H钙、硅酸盐,氯化物、残余氯。
答:1)生物系统处理负荷变大,可以出现跑泥,多为水量增加,二沉池停留时间缩短,活性污泥来不及降就流出二沉池,由此产生污泥。同时,进水浓度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于沉降,出水浑浊带有跑泥现象。 2)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 3)丝状菌膨胀,污泥来不及沉降会发生跑泥现象。 4)另外,气温低,曝气过度,PH值变化过大,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
污水处理的运行需要众多控制参数的合理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处理工艺的正常、高效运行。下面来详细介绍A/O(脱氮)工艺主要参数指标的控制!
一般来说,对于以产甲烷为主要目的的厌氧过程要求pH值在6.5~8.0之间,废水碱度偏低或运行负荷过高时,会引起反应器内挥发酸积累,导致产甲烷菌活力丧失而产酸菌大量繁殖,持续过久时,会导致产甲烷菌活力丧失殆尽而产乙酸菌大量繁殖,引起反应器系统的“酸化”。严重酸化发生后,反应器难以恢复至原有状态。
本手册是针对污水处理工程活性污泥系统调试及试运行工作编写的,可供活性污泥反应操作人员、污水站技工、化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活性污泥表面带负电荷,物化污泥带正电荷,是很多人知道的,所以生化产生的污泥选择阳离子絮凝剂,物化泥选用阴离子絮凝剂。但是活性污泥为什么带负电荷?这跟活性污泥的主要组成细菌有关系,细菌的电荷决定了活性污泥的电荷,本文带你全面解析细菌带电荷的原理!
活性污泥法启动培菌需注意微生物培养,包括自培菌和接种培菌两种方法,控制进水浓度、曝气量、营养物质等,避免泡沫和污泥接种失败等问题。
总磷性质讲分为有机磷、正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磷酸氢盐、三磷酸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