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问答】回流污泥量的调整方法有哪些?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按照二沉池的泥位调节回流比。这种方式可避免出现因二沉池泥位过高而造成的污泥流失现象,出水水质较稳定,缺点是回流污泥浓度不稳定。
产生原因:曝气池溶解氧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释放出H2S,其与Fe作用生成FeS
产生原因:缺乏营养或水温过低,污泥生长不良,大量污泥解絮
产生原因:进水负荷过高,冲击负荷较大,造成部分污泥分解并附着于气泡上使气泡发粘不易碎,因此水面积存大量气泡。
产生原因:污泥老化,泥龄过高,解絮后的污泥附于泡沫上。
二沉池表面出现浮渣后,首先应检查刮渣板、浮渣斗和浮渣冲洗水是否正常,浮渣泵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是刮渣系统本身的故障,应立即修理。
答:运行管理要求很多的,如厌氧池不能有氧,但如何控制呢?好氧区氧不足会影响硝化和聚磷,氧太高会使厌氧区产生微氧环境,影响释磷,有时好氧区溶氧不高,厌氧区也可能有微氧,这与好氧区的溶氧高低外,还与污沉淀池的停留时间、缺氧程度等因素有关。此外,还要做到按工艺要求及时排泥,磷的最终去除出路是通过剩余污泥排放的,如不及时排放,会在系统内周而复始地进行聚磷和释磷的循环。
SBR生化池内的剩余污泥应定期排入污泥池内,否则会影响SBR生化池的正常动作并影响生化出水水质。排泥时先打开SBR生化池与污泥池之间的管道阀门,利用SBR池内水位的压力将剩余污泥厌入污泥池。排泥结束后应关闭SBR池与污泥池之间的污泥管道阀门。
按碳磷的100:1的比例折算(重量比),严格地说这里的碳是指BOD5。因此,若生化池内进水为每天240吨,BOD5浓度为250mg/L,则生化进水内每天的BOD5重量应当为240×0.25公斤/吨=60公斤,每天的需磷量为60÷100=0.6(公斤),折合成磷酸二氢钾的投加量应当是:0.6×136÷31=2.6(公斤/天)。
合理的营养比例是:碳:氮:磷=100:5:1 按碳氮的100:5的比例折算(重量比),严格地说这里的碳是指BOD5。因此,若生化池内进水为每天240吨,BOD5浓度为250mg/L,则生化进水内每天BOD5重量应当为240吨×0.25公斤/吨=60公斤,每天的需氮量为60÷100×5=3(公斤),折合成尿素的投加量应当是:3×44&di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