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生物净化关键技术与应用简介
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设施。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恶臭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生物技术对恶臭气体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条件温和等优点。王灿教授团队通过 10 余年的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生物净化过程的技术瓶颈,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设施。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恶臭问题逐渐引起公众的关注。生物技术对恶臭气体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条件温和等优点。王灿教授团队通过 10 余年的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解决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生物净化过程的技术瓶颈,取得了原创性突破。
从节能角度来讲,每一位运营人员都希望能在保证出水水质稳定的的情况下得出一个最低量溶解氧的控制参数,然后根据这个最低的溶解氧控制值,来进行风机出风量的调整,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这种控制方式就是要得出一个最低溶解氧的控制值,推流式的生物曝气池对氧气的利用是沿着流程逐步上升的,理想的工况是到达最终出口的位置,微生物已经实现了对有机物的充分降解,溶解氧开始升高,为了避免过度升高造成溶解氧的浪费,生物池比较传统的数值就是在曝气池出口控制2mg/L左右,也就是既保持一定的富余量来抵抗负荷变化带来的冲击,又不至于造成过多的溶解氧的浪费。所以根据这个数值来调整曝气风量的供给,是比较传统溶解氧控制手段。
1、沉淀污泥生物处理系统。2、石灰投加技术。3、污泥碳化技术。4、微生物水解干化蛋白提取。5、热水解+厌氧消化
德国汉堡在Koehlbrandhoeft污水处理厂内建设了一个包括厌氧消化、沼气发电、污泥干化、污泥焚烧在内多种工艺组合的能源化综合利用项目,从概念上看是十分先进的,国内已有多篇介绍。本文根据这些文章所提供的数据,结合汉堡公用排水公司(Hamburg Public Sewage Company)在年报等公开出版物中的基础数据,试图对这一十分复杂的项目进行一个量化解读。
近日,中国建筑承建的陕西省首个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这座位于地下18米、精巧构筑的“地下城”将为城市彻底“清源”,为原污水处理厂提升日10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能力,远期处理规模将达30万立方米/天。
法国35,000多个城镇行政区分布着20,000多个水委会,拥有超过21,000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亿人口当量(P E),处理覆盖率约为80%。其中处理能力超过2,000PE的有3,683座。苏伊士在法国境内运营的污水厂有1,600多座,而当中的30座规模最大的污水厂(P E>100000)占了总处理能力、总能耗和总污泥产量的50%。对此他们表示,要想改善运行成本,大型污水处理厂是关键。
不同的处理工艺会产生不同的运行效果,运行成本也会有差别。大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而小型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居多。氧化沟工艺基建费用要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但其运营成本要比后者高。规模越小的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工艺的优越性越明显。
近年来,各地对污水厂提标升级的要求日益增高,越来越多地区出台了地方标准,来提升污水厂的出水水质,在提标的大环境下,也催生了很多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污水厂中的应用,但同时也带了新的发展困境,新技术能否顺畅落地?厂内能否实现新技术的应用,达到其功能效应?
在我国北方,冬季较为寒冷,冬季最低气温可以在-15度以下,水温降低或过低可能使得污水处理过程出现一系列困难或问题,包括物理与生物吸附能力下降,生物活性降低,沉淀不易,污泥膨胀等,导致污水处理量与出水水质很难保证与达标。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