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问答】怎样将SBR生化池内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内?
SBR生化池内的剩余污泥应定期排入污泥池内,否则会影响SBR生化池的正常动作并影响生化出水水质。排泥时先打开SBR生化池与污泥池之间的管道阀门,利用SBR池内水位的压力将剩余污泥厌入污泥池。排泥结束后应关闭SBR池与污泥池之间的污泥管道阀门。
SBR生化池内的剩余污泥应定期排入污泥池内,否则会影响SBR生化池的正常动作并影响生化出水水质。排泥时先打开SBR生化池与污泥池之间的管道阀门,利用SBR池内水位的压力将剩余污泥厌入污泥池。排泥结束后应关闭SBR池与污泥池之间的污泥管道阀门。
当微生物受到严重损伤且大量死亡而又抢救无效时,应立即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并立即更换活性污泥。然后查明原因,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
生化培菌的周期取决于废水的水温和水质。水温高于15℃以上时,培菌的过程较快,水温低于15℃以下时则污泥驯化时间较长,因此污泥的培养驯化应尽量选择在5-11月期间(长江流域)进行。就废水的水质而言,无毒无害、易生物降解的废水,其生化培菌的时间一般在10-20天,而有毒有害、难生物降解的废水,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约需30-60天,甚至更长。
两级AO系统,两级独立内回流,第一级A的进水氨氮是600左右,第一级O的出口降到5以下了,那么,问题来了。第二级的硝化液还需要回流么,毕竟此时硝态氮基本都是从第一级系统过来的,第二级回流除非是第二级的A池硝态氮没有反应完成才有可能携带硝态氮到第二级A,但是回流是明显降低了停留时间的。
答: (1)进水中的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2)进水中N、P等营养物质不足 (3)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4)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5)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6)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过高
答: 1)降低BOD-SS负荷; 2)增加DO浓度; 3)曝气池采用推流式; 4)杀菌或抑菌。
答: 1)丝状菌大量繁殖; 2)絮凝体分散; 3)污泥粘性高而缺乏密实性。
答: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能承受的有机物负荷。
答:如果工业废水的性质与生活污水相差很大时,用生活污水培养的活性污泥应用工业废水进行驯化,驯化的方法是混合液中逐渐增加工业废水的比例,直到达到满负荷。
答: 1)流程选择; 2)曝气池容积的确定; 3)供氧设备的设计; 4)二次沉淀池澄清区与污泥区容积的确定; 5)剩余污泥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