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问答】同化作用?
答: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的过程。
答:在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水中的一部分氮被同化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的过程。
答:硝酸盐可以被微生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通过生物异化还原转化成气态氮从水中逸出,或通过生物同化还原转化为氨氮深入生物合成的过程。
答:氨氮可以在有氧存在的情况下被微生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并进一步被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答:溶解性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降解释放出氮的过程。
答: 1)沿曝气池的长度方向上,微生物的生活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即废水在流经曝气池的过程中,由于有机营养物被微生物所摄取,因而不断减少,甚至在池尾达到微生物内源呼吸的营养水平; 2)在曝气池废水流端,氧的利用速率很高,而流出端氧的利用速率很低; 3)由于高负荷集中在废水入流端,因而对水质水量、浓度等变化适应性较弱; 4)水质水量等比较稳定时,可获得质量较好的处理水。
答:固着于表面上的微生物对废水水质,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活性污泥法相比,管理较方便;由于微生物附着于固体表面,即使增值速度慢的微生物也能生息从而构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
答: 1)进水中有机物质太少,导致微生物食料不足; 2)PH值太低,不利于菌胶团生长; 3)曝气池混合液内溶解氧太低。 4)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5)进入曝气池的污水温度过高。
答:氧化作用、还原作用、脱氨作用、水解作用、脂化作用、脱水作用、缩合反应、氨基化反应。
答:臭味来源: 1)水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烂而发出的臭味。 2)水中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而散发出的臭味; 3)水中溶解气体如SO2、H2S及NH3的臭味; 4)溶解盐类或泥土的气味; 5)排入水体的工业废水所含杂质如石油、酚类等的臭味; 6)消毒过程中加入氯气等的气味。
答:1)生物系统处理负荷变大,可以出现跑泥,多为水量增加,二沉池停留时间缩短,活性污泥来不及降就流出二沉池,由此产生污泥。同时,进水浓度高会导致活性污泥活性增强,不利于沉降,出水浑浊带有跑泥现象。 2)过于低负荷运行,污泥老化后,微生物自身氧化、解絮,同样会产生跑泥。 3)丝状菌膨胀,污泥来不及沉降会发生跑泥现象。 4)另外,气温低,曝气过度,PH值变化过大,有毒及惰性物质进入生物系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