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氨和游离亚硝酸对亚硝态氮氧化菌活性的影响
论文类型 综述,专家... 发表日期 2014-05-20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张宇坤; 王淑莹; 董怡君; 彭永臻
论文类型 综述,专家... 发表日期 2014-05-20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张宇坤; 王淑莹; 董怡君; 彭永臻
论文类型 技术与工程... 发表日期 2016-05-07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程军; 张亮; 杨延栋; 张树军; 彭永臻
处理氨氮污染物的方法有很多,目前主要有生物法、吹脱法、化学沉淀法、折点氯化法、离子交换法等。然而这些氨氮处理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生物法占地面积大、运行条件较苛刻,吹脱法能耗大、出水氨氮较高,化学沉淀法用药量大、成本高,折点氯化法会产生氯胺二次污染物,离子交换法树脂用量大,再生难等。
过量氨氮排入水体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并且被氧化生成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会影响水生生物甚至人类的健康。因此,废水脱氮处理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主要的脱氮方法有生物硝化反硝化、折点加氯、气提吹脱和离子交换法等。其中、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方法可以分为物化法、生化联合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消化污泥脱水液、垃圾渗滤液、催化剂生产厂废水、肉类加工废水和合成氨化工废水等含有极高浓度的氨氮(500 mg/L以上,甚至达到几千mg/L),以上方法会由于游离氨氮的生物抑制作用或者成本等原因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2018 年11 月18 日-21 日,IWA国际水协会主办的营养物(氮和磷)去除与回收大会(IWA Nutrient Removal and Recovery Conference 2018)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成功举办。大会特别邀请了水务行业的龙头企业针对主流短程脱氮技术的商业驱动、现有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其中威立雅水务(Veolia)、帕克公司(Paques)、华盛顿水司(DC Water)分别介绍了ANITATMMox 、ANAMMOX 、DEMON 等技术工艺的现状、挑战和应用前景。
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氮、磷的污染问题日益尖锐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污水氮、磷的排放标准。尤其是氮的考核内容也从单一的氨氮指标发展到总氮(氨态氮、硝态氦和有机氮的总和)的考核指标。
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
本文介绍了水体中氮元素的不同形态,包括氨氮、硝态氮、凯氏氮等,并阐述了它们的含义、区别及测试方法,旨在为水污染控制提供参考。